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预测:寂静的课间

  【模拟试题】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不少学校“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许多家长也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孩子在课间十分钟,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政道解析】

  一、表明观点

  以安全为名弱化甚至取消课间活动的行为,表面上是为学生着想,实际上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权利的剥夺,不仅有违课间活动这一教育教学的科学设计和安排,也与相关规制和法律要求相悖。这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可以看作教育教学上的“懒政”。这样“因噎废食”的观念和做法亟须矫正。

  二、阐述观点

  (一)分析“课间圈养”的危害

  (1)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既缺乏体育运动,又不能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长此以往,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2)不利于孩子学习进步。由于学生身心缺少松弛,加之学习压力大,易出现疲惫感,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课间交流交往,不利于学生社交,影响学生性格塑造。

  (3)不利于家校关系和谐。由于学生身心缺少松弛,加之学习压力大,易出现疲惫感,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课间交流交往,不利于学生社交,影响学生性格塑造。

  (二)分析为何会出现“课间圈养”

  1. 学校基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安全考虑,如今大多数学校都是多层教学楼,三四层楼及以上楼层的学生下楼活动不方便,老师又不允许学生在楼道追逐奔跑。

  2.部分老师上课“不守时”,不是拖堂就是提前上课,留给学生时间很少导致学生无法自由活动。

  (三)如何解决“课间圈养”问题

  1.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安全责任和免责界线。学校必须履行的安全责任要坚决履行,具体到课间,老师既要教育学生哪些危险行为不能有,也要亲自督导或委托班干部监督学生不安全行为。同时,学生课间受伤后,学校哪些责任可以免责,要进行详细规定,以彻底打消学校安全顾虑。

  2.完善教师的课堂行为规范,明确禁止老师拖堂或者提前上课挤占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对此教育部门要进行督导并纳入考核。鉴于高层教学楼上的学生课间无法到楼下活动,要允许学生在楼道适当活动。

  3.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正确认知。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鼓励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课间休息氛围。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25368.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