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省考笔试真题预测:语句表达(6.13)

  1、(单选题) ①此外,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对国民生活及生命安全的保护,也不只是专业团体的责任

  ②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应该被视为他们的天职

  ③另一方面,专业群体对职业规范的遵守,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无不与人们的财产、经济生活、居住生活、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及生命健康等等息息相关

  ④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中,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受到相关法律和职业规范的约束

  ⑤也因此,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的责任和权利,都具有天然的公共性

  ⑥它需要各种社会团体的有效运作和相互协作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③⑤②①⑥

  B ④⑤⑥②①③

  C ④①②⑤⑥③

  D ④②③①⑤⑥

  2、(单选题) 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他的江山,从此,他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那些自然界“欣欣然睁开了眼”的“臣民”。

  文中运用的修辞是:

  A 比拟 比喻 引用

  B 引用 比拟 借代

  C 比喻 引用 双关

  D 双关 借代 比拟

  3、(单选题) ①“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②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③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④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⑤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⑥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④⑤①③②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④①②⑤③⑥

  D ①⑤②③④⑥

  4、(单选题) 对个人数据信息的抓取和使用,的确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准确地把握消费者需求,全面识别风险,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因而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只要享受了信息互联互通的便利,就必须付出信息让渡的代价,这是一种公平交易。这一观点实际上忽视了信息的价值,忽略了信息的所有权。

  作者在后文应该不会谈论:

  A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及获取方式

  B 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滥用所带来的危害

  C 通过法律规范个人信息交易的必要性

  D 整顿信息交易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

  5、(单选题) ①早期的铜鼎,因铸造技术的局限,形制比较单一,以锥足圆鼎为主,器壁较薄,纹样简单,充满了原始性 ②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③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以族徽与日名为主题所构成的铭文开始出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青铜鼎由此进入了它的繁荣期 ④商中期以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方鼎和分档鼎,且形体也不断变大 ⑤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 ⑥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②⑥①④③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⑤③①④⑥②

  D ①④③⑥⑤②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ABCD首句都为④,因此无法排除。

  第二步,对比选项。①③话题主体一致,①在通过“也不只是”说明社会秩序的维护除了专业团体还需要其他团体,③在论述专业团体的责任和任务,通过行文脉络,应该③在①前,排除BC选项。另外,④后面接③或者②,④在强调法律和职业规范的重要性,③围绕职业规范论证,②强调职业天职,因此④③话题一致,排除D选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中“坐”与“欣欣然睁开了眼”,可以看出作者使用了“拟人”与“引用”的修辞。其中“欣欣然睁开了眼”引用的是朱自清的《春》里的原话。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与D“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如《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晴”的用法,表面上是“晴雨”的“晴”,实际是“情感”的“情”。文段中无双关修辞,排除C项与D项。对比A与B项。B项“借代”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文段中“春天”和“王者”并无联系,而用自然界的生命来比作“臣民”,已经出现了所要说的事物“自然界的生命”,故不属于借代,而属于“比喻”,排除B项。A项中“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对应“坐”与“号令”,“引用”对应“欣欣然睁开了眼”。

  因此,选择A选项。

  3.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不好确定。

  第二步,寻找原文信息。③句出现代词“这种特制的粥”,寻找与其绑定的句子。⑤句的末尾提到“腊八粥”,两者话题衔接,应该绑定在一起。答案锁定C选项。

  第三步,验证C项。语句通顺,逻辑连贯。

  因此,选择C选项。

  4.第一步,分析文段,寻找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提到对个人数据信息的抓取和使用带来的积极意义,接下来援引观点: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享受信息互联互通的便利,必须付出信息让渡的代价。最后通过代词“这”指出上述观点忽视了信息的价值和所有权。文段话题最终落脚点为“忽略信息的价值和所有权”,属于提出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在文段开头已经提及,故后文不会再谈论。B项属于分析问题带来的危害,C项和D项属于对问题提出的对策,三者均有可能在下文提及。

  因此,选择A选项。

  5.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介绍早期铜鼎的特点,②句介绍鼎在历史进程中功用的发展变化,⑤句下定义引出“鼎”的话题。因此,⑤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寻找其他突破口。根据③“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④“商中期以后”可知,④在③的前面,排除C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三步,验证A项。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因此,选择A选项。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25357.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