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真题预测:定义判断(6.13)

  1、(单选题) 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物引起的,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环境不良、营养元素不足等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由于没有病原物的侵袭,所以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①需要微酸性生长环境的杜鹃花,种植在偏碱性土壤中,叶片会黄化

  ②植株浇水过多,盆土积水后,由于植株根系缺氧,会导致植株萎蔫

  ③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引起西瓜苗嫩叶黄化,叶片枯焦,植株萎缩

  ④灰葡萄孢真菌会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病后造成番茄大量烂果

  A 仅①②③

  B 仅②③④

  C 仅①④

  D 仅①②

  2、(单选题) 涟漪效应是指在突发事件中,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涟漪效应的是:

  A 台风外围空气旋转剧烈,而处于中心的风力流动反而相对微弱。因此,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

  B 地震带上的重灾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行为上都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

  C 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其风险认知程度越高,因而其忧虑感越强

  D 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暴发的时间越短,民众的焦虑情绪及恐慌程度就越高

  3、(单选题) 分粥效应是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时做的一个比喻,说明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要科学,而且其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

  根据上述定义,假设“M”是某团队一项小福利,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定义的是:

  A 通过选举,由品德高尚的小李主持分“M”,基本公平公正

  B 拟定一人负责分“M”工作,并成立董事会,及时处理问题

  C 选举产生分“M”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有效落实执行和监督

  D 参与者轮流值日分“M”,但主持分“M”者每次必须最后领取

  4、(单选题) 群体归属感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属于或应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意识,是个人隶属于或依赖于群体的需要,是一种人类社会性的表现。有了这种意识,个体在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时,就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群体归属感的是:

  A 中秋节时小韦与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分享月饼

  B 王晓峰听到别人说他所在班级的坏话时很生气

  C 退役士兵小王常向他人说自己曾是某英雄连的

  D 小强外出时总自豪地在外衣上佩戴学校的校徽

  5、(单选题) 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具有运输的功能

  B 脾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等作用

  C 法具有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进步的功能

  D 手机具有通讯的作用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非侵染性病害”,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由于环境不良、营养元素不足等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

  ②由于没有病原物的侵袭,所以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

  第三步,辨析数据。

  ①需要微酸性生长环境的杜鹃花由于种植在偏碱性土壤中,是由于环境(土壤酸碱度不合适)这一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且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②植物浇水过多,盆土积水,由于植株根系缺氧导致植株萎蔫,是由于环境(水分过多)这一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且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③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引起西瓜苗嫩叶黄化,叶片枯焦,是由于化学物质(除草剂)这一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且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④灰葡萄孢真菌会引起番茄灰霉病,是由病原物引起的,发病后造成番茄大量烂果,是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的病害,属于侵染性病害。

  综上,只有A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2.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在突发事件中,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不符合“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不符合定义;

  B项:地震带上重灾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符合“在突发事件中,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符合定义;

  C项: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风险认知程度越高,不符合“在突发事件中”,不符合定义;

  D项: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暴发的时间越短,不符合“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3.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

  ②制度要科学,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品德也不是永远牢靠的,可能经受不起利益的诱惑,缺乏制度的约束,不符合“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不符合定义;

  B项:拟定一人负责分“M”事宜,绝对的权力会导致腐败,不符合“制定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导出合理、具有监督力度的制度”,不符合定义;

  C项:监督委员会可能会经常提出多种议案,分“M”委员会又会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早就凉了,不符合“制度要科学,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不符合定义;

  D项:参与者轮流值日分“M”,但主持分“M”者每次必须最后领取,能够有效兼顾责任和公平,符合“对每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和有监管力度的制度”并且符合“制度要科学,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4.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个人体验到自己属于或应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意识,是个人隶属于或依赖于群体的需要,是一种人类社会性的表现。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韦和要好的朋友分享月饼没体现“个人体验到自己属于或应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意识”,也没体现“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不符合定义;

  B项:王晓峰会生气,说明他“体验到自己属于或应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意识”,而且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符合定义;

  C项:小王说自己是英雄连的,说明小王“体验到自己属于或应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意识”,而且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符合定义;

  D项:小强佩戴校徽说明小强“体验到自己属于或应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意识”,小强很自豪,说明他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5.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功能:①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②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

  (2)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运输是“汽车内部固有的效能”,由汽车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符合“功能”定义,选项正确;

  B项: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是“脾内部固有的效能”,不涉及“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符合“功能”的定义而非“作用”,选项错误;

  C项: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进步是“法与外部科技文化事业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符合“作用”的定义而非“功能”,选项错误;

  D项:通讯是“手机内部固有的效能”,由手机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符合“功能”的定义而非“作用”,选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25355.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