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预测:阅读理解(5.14)

  1.牡丹和玉兰都不会在正月里开花,但是《岁朝图》里却出现这两种花卉,并且都代表“玉堂富贵”的意思。古人为了让这些花不按时令盛开,想到了一个办法,叫唐花,有时也写成火字旁的“煻”,煻就是烧火的意思,类似我们今天的温室技术。冬天在温室里加温,催花早放。这样的技术其实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不过在汉代的时候更多是为了满足皇帝冬天吃蔬菜的需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岁朝图》里牡丹和玉兰花的象征意义

  B“唐花”这一专门术语的由来以及含义

  C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实用的温室技术

  D温室技术源于皇帝冬天吃蔬菜的需求

  2.“气凝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早期提及气凝胶,更多强调它是一种由湿凝胶去除溶剂之后得到具有纳米孔的多孔材料。但是后来出现的新型气凝胶,有一部分并不满足纳米孔的特点,甚至还有的气凝胶是由气相法制备的。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有机醇盐等前驱体的水解聚合反应,先获得湿凝胶,接着将湿凝胶中的液相去除得到最终的干凝胶,这种方法称为气凝胶制备的溶胶——凝胶路线或者分子路线。由于前驱体难以获得且存在安全问题,此法只在少数氧化物体系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这至今仍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气凝胶通用的制备路线。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醇盐难以获得且存在安全隐患

  B气相法是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

  C纳米孔是新型气凝胶的典型特点

  D制备气凝胶的分子路线方法应用广泛

  3.考古学家在阿拉伯半岛的阿尔马塔夫遗址中已清理出9000多件遗物,其中90%以上为当地的朱尔法陶,包括一件完整的朱尔法夹砂红陶罐;西亚釉陶仍为孔雀绿釉陶和熔块胎陶;中国产的瓷器有龙泉窑青瓷,景德镇窑青花瓷、白瓷、青白瓷及广东地区产酱釉粗瓷等;另有泰国产青瓷。中国产的瓷器年代以明中晚期至清代为主。此外,出土了较多的玻璃手镯,还出土了一件侈口、细颈、圆形扁腹玻璃瓶。参考中国瓷器的年份,该区至少存在一个16至17世纪葡萄牙占领时期的人类活动层。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出:

  A阿尔马塔夫最具地方特色的陶器是朱尔法陶器

  B明初中国已与阿尔马塔夫存在频繁的官方往来

  C阿尔马塔夫是古代亚欧文化艺术交流的集散地

  D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时期的阿尔马塔夫繁荣发达

  4.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收缩,产生了裂缝,裂缝趋于六边形,最后形成了紧密排列的六棱柱形岩石,这是岩浆内部作用力达成的最稳定的结果。海龟的背甲是由骨骼的不同部分长成的,它们衔接时互相挤压,中间部位的背甲块形成了六边形的稳定结构。冬天,气态水分子受低温影响而重新排列成固态,同样是以最稳定的结构互相连接,形成了六边形的雪花冰晶。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六棱柱形火山岩石

  B六边形的雪花冰晶

  C六边形的海龟背甲

  D大自然钟爱六边形

  5.生态修复请求分为生态修复的行为请求和费用请求,前者是为了防止生态环境权益损害的发生或扩大,请求责任人停止污染破坏行为;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无法恢复时,请求责任人进行人工修复。如果责任人不具有修复能力或意愿,可请求责任人承担修复费用。因此,修复行为请求应作为首要诉求,在责任人不能或不愿进行修复时,才能提出修复费用请求。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公益诉讼人却往往将修复费用请求作为首要诉求,但由于诉求和判决的修复费用数额不易确定,责任主体短期内难以承担修复费用,生态修复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该制定生态修复费用的分级标准

  B修复费用请求往往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C应根据责任人的能力确定生态修复诉求

  D生态修复诉讼应当首先提出修复行为请求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文段开篇指出原本在正月里不会开花的“牡丹”和“玉兰”在《岁朝图》里均有出现,且具有一定的寓意,接着指出古人是利用“唐花”的技术来改变花朵盛开时令的,“唐花”的技术类似于今天的温室技术,尾句通过指代词“这样的技术”指代前文得出结论,强调温室技术在古代早已出现并得到应用,对应C项。

  A项,对应文段开篇引出话题部分,非重点,排除;

  B项,文段并未论述“唐花”的含义,无中生有,且文段论述了这一技术在古代的具体应用,并非单纯介绍这一术语的由来,排除;

  D项,文段仅提到温室技术在古代可以满足皇帝冬天吃蔬菜的需求,并未说明温室技术来源于此,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A项,根据“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有机醇盐等前驱体的水解聚合反应”及“由于前驱体难以获得且存在安全问题”可知,有机醇盐属于前驱体的一种,故其的确难以获得且存在安全隐患,表述正确,当选;

  B项,根据“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称为气凝胶制备的溶胶——凝胶路线或者分子路线”可知,“溶胶——凝胶路线或者分子路线”是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而非“气相法”,偷换概念,排除;

  C项,根据“但是后来出现的新型气凝胶,有一部分并不满足纳米孔的特点”可知,纳米孔并非是新型气凝胶的典型特点,与文意相悖,排除;

  D项,根据“此法只在少数氧化物体系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这至今仍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气凝胶通用的制备路线”可知,制备气凝胶的分子路线方法只能成功应用于少数氧化物体系,“应用广泛”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文段首句引出阿尔马塔夫遗址出土当地文物,接着列举了出土的中国产瓷器、泰国产青瓷等,尾句提出存在葡萄牙占领时期的人类活动层,可知文段重在强调阿尔马塔夫是古代亚欧文化艺术交流的集散地,对应C项。

  A项,根据“阿拉伯半岛的阿尔马塔夫遗址中已清理出9000多件遗物,其中90%以上为当地的朱尔法陶”可知,出土最多的是当地的“朱尔法陶”,无法说明最具地方特色的陶器是朱尔法陶器,偷换概念,排除;

  B项,根据“中国产的瓷器年代以明中晚期至清代为主”可知,明中晚期中国与阿尔马塔夫才存在频繁的官方往来,“明初”错误,排除;

  D项,根据“该区至少存在一个16至17世纪葡萄牙占领时期的人类活动层”可知,文段只论述存在人类活动层,并未论述此时的阿尔马塔夫繁荣发达,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文段首先指出岩浆冷却后产生的裂缝呈六边形的稳定结构,接着论述海龟中间部位的背甲也是稳定的六边形,最后提到雪花也是稳定的六边形结构,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需全面概括,即大自然的不同现象中都有六边形这一稳定结构的存在,对应D项。

  A项“火山岩石”、B项“雪花冰晶”、C项“海龟背甲”均只能对应并列中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文段开篇指出生态修复请求分为“行为请求”与“费用请求”两种,然后围绕“行为请求”进行介绍,并说明“如果责任人不具有修复能力或意愿,可请求责任人承担修复费用”。接着通过结论标志词“因此”对前文进行总结,提出观点,即修复行为请求应排在修复费用请求之前,来作为生态修复的首要诉求。尾句通过阐述将修复费用请求作为首要诉求时很难有效开展工作这一现状,站在反面的角度论证前文观点。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在强调生态修复的“修复行为请求应作为首要诉求”,对应D项。

  A项,“制定生态修复费用的分级标准”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修复费用请求往往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对应文段尾句,为反面论证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文段重在强调“生态修复行为请求”,“责任人的能力”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24990.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