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备考:网民指责是“骗捐”

  浙江金华的网络慈善平台施乐会规定:社工募款可从每笔捐款中最高提成15%作为报酬,这与其曾承诺的“每笔善款100%到达受助人手中”不符,引发广泛热议,被网民指责是“骗捐”。对施乐会的社工提成规定,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虽然施乐会的提成规定与其“每笔善款100%到达受助人手中”的承诺出现了矛盾,但我认为,就此将施乐会定性为“骗捐”太过偏激,有失公允,民众应理性看待提成之事。

  就当前慈善的发展来看,慈善组织的社工是无偿的,他们需要自费搜集受助人的材料,在施乐会平台上进行募捐,再将筹得的善款送给受助人。然而,在“费用自担”的模式下,社工缺乏动力,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慈善虽然不是做生意,但却并非是无偿的,其募捐、管理、服务都需要成本。如果将所有募集来的款项全部交予受助人,慈善组织将无法存活,其运作将受阻。而施乐会的规定,其实是用一种“有偿社工”的方式来激发社工热情,保证慈善组织的运作经营,因此是可行的,是合乎情理的。

  公众之所以指责施乐会为“骗捐”,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对慈善认识不清的缘故,认为应将所有的善款都用于受助人身上,因此对于15%的提成用于社工工资不理解。另一方面,公众质疑的与其是“募捐提成”本身,不如说是在对募捐透明性、可监督性心存疑虑。受“郭美美”等事件的影响,公众对慈善行业募捐钱财用之何处并不清楚,因此对整个慈善业并不信任。正因为善款募集信息含糊,公众担心在“最高15%的提成比例”中,会有分肥空间。

  为消除公众疑虑,继续推进“有偿社工”的改革之举,我认为当前慈善行业应从以下几方面逐步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第一、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透明化的参与机制,将收支明细账目公开便于公众监督,鼓励有关社会组织的代表参与决策;第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募捐标准,规范募捐行为,对筹款人员佣金的支付制定完善的管理规定;第三、慈善组织应从根本上提高机构的运作能力和专业性,筹款人员需经过专业认证,通过直接资助公益领域的人才,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有偿社工”是慈善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慈善事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我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我国慈善事业定会发挥其三次分配的作用,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1986.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